- 相關推薦
《追求卓越》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追求卓越》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追求卓越》讀后感1
一切,追求卓越
卓越,該銘記。
——題記
第一次明白彼得斯的《追求卓越》是在某個網站的書目推介里看到,之后便被吸引了。我所得到的,不僅僅是其中的經典理論,更領會到管理本身的奧妙與深刻內涵?床煌福坏,卻時刻存在。
惠普、麥當勞、強生、迪士尼、花旗、通用電氣、沃爾瑪等這些我們都熟知的,美國經營最成功的企業(yè),都出此刻書中,被作為典型事例來詮釋企業(yè)的管理特質。以下便是書中所說的卓越企業(yè)的八大特質,也是理論的精華。
1、采取行動:“行動最實際”記得這是老爸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理論再完美,說得再無懈可擊,若沒有實踐,它們還是一堆沒有生命的文字。馬克思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企業(yè)的管理更需要實踐。
2、接近顧客:這點是所有的卓越企業(yè)都具備的特質!邦櫩途褪巧系邸,這句話說得也很有道理,需求拉動經濟,而顧客就是需求的制造者。企業(yè)的經營發(fā)展、產品導向都應以顧客為中心,并根據顧客的反應來制定相應的決策。正所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在那里也算是比較貼切的比喻。
3、自主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僅是企業(yè),乃至整個社會和國家都需要有。其中,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培養(yǎng)本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yè)的軟實力,是企業(yè)發(fā)展壯大務必的,不往前,不創(chuàng)新,就會被時代拋棄。
4、以人為本:這就應是二十一世紀,中國理論政策的核心詞匯之一了吧。國家如此,企業(yè)也不例外。善待員工,讓員工有歸屬感和受到尊重,培養(yǎng)以人為本的`企業(yè)價值觀和企業(yè)文化,這決定了團隊的融洽程度,是促進團隊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5、親自體驗,價值驅動:親自體驗是針對企業(yè)高層領導,價值驅動也就是說企業(yè)以正確、統(tǒng)一的價值觀作為驅動力,推動企業(yè)的發(fā)展。
6、堅持本行:仔細想想,大多的卓越企業(yè)都只是在一個行業(yè)內經營,用心搞好一個領域,比把心思分散到多個行業(yè)的效果往往來得好,正所謂“一心不能二用”。
7、組織單純,認識精簡:這是書中推純的扁平型管理模式。
8、寬嚴并濟:獎懲得當,是企業(yè)管理的重要原則。激勵是一種催化劑,適當時候打一針,效果遠超乎意料。每個人都需要嘗一點甜頭。而該懲罰時也無須心軟,一記耳光有時候就能打醒一個迷糊的人。
不可置否,上面八大理論與特質是能得到肯定的。但是沒有東西是絕對的,成功從無定式,卓越貴在創(chuàng)新。時代在不斷進步,世界千變萬化。在那個混亂的年代里《追求卓越》在為管理為卓越添彩的同時,也把人類功利性的自私、爾虞我詐的競爭、黑暗的內部斗爭都隱藏了起來,表面的東西往往容易糊弄人。盡管如此《追求卓越》還是那本以前一度拯救美國商業(yè)、仍然是一本了不起的管理書籍。該不該堅守,還是因人而異。而我,卻著實地被說服了。作者所帶來的創(chuàng)新,為當時社會所作的貢獻,仍然是那個時代無法磨滅的印記。
《追求卓越》讀后感2
《追求卓越》是一本充滿個人感情色彩的管理書籍。托馬斯·彼得斯為管理設定了一個積極的目標,而非強調面臨的難題。書中通過對43家卓越組織的深入分析,捕捉到那些常常為傳統(tǒng)管理學者們所忽略,但卻是企業(yè)經營最基本的要素:將注意力放到顧客的身上,對人持續(xù)地關心,勇于實驗,百折不撓等。
在《追求卓越》中,托馬斯·彼得斯通過其“永久性革命”的理論,向企業(yè)界闡述了如何在一個變化無常的世界中求得生存和成功的道路。他的核心理念是:企業(yè)管理根本不存在一般的模式,即使有也不是成功的標志,因為企業(yè)的成長不可能總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按照昨日已有的模式運轉,那么今天則很可能要失敗。當然,管理并非無理可循,它也有一定的'規(guī)則與原理,但正如有人所說:管理如下棋,管理的規(guī)則和范例如棋譜,分析棋譜絕對對棋藝的精進有幫助,但是棋譜不可能重復,一旦自己置身于問題的迷陣之中,解決的方法便沒有現成的規(guī)則可循了。所以,原則自然要信守,但應用時就要隨機應變,而且要使自己明白,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永恒不變的。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最好的”的管理模式,任何拘泥于書本和信條的人都是傻瓜,難免遭遇失敗的命運。
是《追求卓越》一書使托馬斯·彼得斯從麥肯錫公司的普通職員一躍而為管理大師!蹲非笞吭健烦蔀槊绹鴼v史上第一本銷量超過百萬的商業(yè)管理書籍。許多讀者贊譽有加,稱之為“1982年以來美國工商管理的‘圣經’”。一時間,所有的媒體與商界人士都在談論著這本書,這本書甚至促成了商業(yè)書籍出版業(yè)的成熟。當代管理學泰斗彼得·德魯克一語道破天機:“彼得斯著作的力量就在于他強迫你關注最基本的東西……它使管理聽起來是令人難以置信地容易。你所要做的就是把這本書放回在枕頭下,然后一切都會完成!
成功從無定式,卓越貴在創(chuàng)新。是的,沒有人會反對彼得斯的這些管理學論點,但是問題在于,托馬斯·彼得斯在書中加以稱贊的“卓越企業(yè)”,后來有不少或歸于失敗,或銷聲匿跡,因而使人們對《追求卓越》一書的價值產生了懷疑。彼得斯錯了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部影響深遠的作品呢?耐人尋味的是,今日的企業(yè)領袖幾乎沒有人不承認深受托馬斯·彼得斯提出的這8條原則的影響;而且,我們也不能忘記“《追求卓越》曾經一度幾乎是美國商業(yè)的拯救者”這一事實。今天重讀《追求卓越》,仍然會為作者在那個“混亂、非連續(xù)的時代”里所做的創(chuàng)新而振奮不已。
《追求卓越》給了全球各類企業(yè)一個共同的夢。這個夢把赤裸裸的功利、爾虞我詐的競爭、勾心斗角的企業(yè)政治、生死攸關的管理等等,都精巧地包裝起來,穿上了“皇帝的新衣”。不管理論是否堅守,結論是否科學,有了夢就有了方向。
以IT業(yè)的標準來看,20xx年時間足夠讓《追求卓越》這本書流露出越來越多的“黑色幽默”。但一切可以時過境遷“追求卓越”的夢想卻依然在IT業(yè)上空回蕩。
【《追求卓越》讀后感】相關文章:
追求卓越的名人11-12
《追求卓越》讀書筆記05-22
追求卓越讀書筆記11-17
追求卓越作文(精選22篇)04-15
【經典】追求卓越作文12篇08-21
追求卓越未來高中作文09-19
《追求卓越》讀書筆記10-12
職場必備的生存勇氣:追求卓越05-09
想成功就請放緩你追求卓越的腳步09-03
追求卓越讀后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