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影视综合久久|制服丝袜在线精品|av大片无码专区|狠狠爱丁香色五月|高潮舒服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三区|天天干视频爱爱视频毛片|av导航在线大全|日韩人妻一级毛片|性调教视频网站入口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1-05 08:06: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錦集8篇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平均分(一)教材第8--9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情境和實際活動中,讓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經(jīng)歷不同分法的過程,學習平均分的第一種情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和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認真觀察、個體思考、動手操作等活動,引導(dǎo)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dǎo)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將生活與數(shù)學學習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探究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內(nèi)在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動手分一分的操作實踐活動,理解“平均分”的意義。

 。2)教學難點:通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學會平均分,尋找平均分的方法,為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做準備。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水果、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受“平均分”。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狐貍分肉》,同學們聽完后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俸偸窃趺唇o兩只小狗分肉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②如果讓你們幫他們分肉,你會怎么做?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以故事引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他們積極主動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

  2、同學們,兩只小狗也知道自己上了狐貍的`當,為了使自己以后不再上當,他們今天也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平均分,你們愿意給他們教嗎?

  ①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下面哪一組每份分得同樣多。(教師播放課件)

 、诮處熖釂枺耗鞘裁词瞧骄帜兀繉W生回答后出示平均分概念。

  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樣多。(教師板書)

 、劢處熡谩袄蠋煷舐曊f你就小聲說,老師小聲說你就大聲說”的方法幫學生記住概念。

  二、實際操作,學習“平均分”。

  1、同學們,既然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分一分吧!

 、倌信荣惙炙喊18個水果平均分給6個同學。

 、谧尫炙耐瑢W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

 、劢處熜〗Y(jié)不同的分法:可以一個一個地分;也可以先放兩個,再放一個;也可以直接給每位同學分三個。

  [在活動中以“操作驗證-歸納方法”的模式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興趣,又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

  2、同桌合作分小棒。

  ①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根?(學生操作后回答)

 、诎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根?(學生操作后回答)

 、郯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學生操作后回答)

  三、鞏固練習,運用“平均分”。

  同學們的小手表現(xiàn)得真棒,下來讓我們帶著兩只小狗去做做練習題吧!

  1、練習一:把8個桃子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該怎樣分?(學生回答)

  2、練習二: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學生上黑板操作)

  3、練習三:把8枝花,平均插在2個花瓶里,每個花瓶里插()枝花。

  把8枝花,平均插在4個花瓶里,每個花瓶里插()枝花。

  [分層設(shè)計練習,逐步增加難度,重視對學生進行思維訓(xùn)練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四、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得真棒!現(xiàn)在還記得什么是平均分嗎?現(xiàn)在讓我們?nèi)タ纯磧芍恍」穼W會了沒?看來同學們這小老師當?shù)煤懿诲e,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能像今天這樣!

  五、板書: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8~9頁,例1、例2及練習二中相應(yīng)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導(dǎo)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準備:

  各種水果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生成問題

  1.今天老師讓你們認識新朋友!小明和小紅,他們是一對雙胞胎姐弟,觀察一下這個蛋糕?今天就是他們的生日,我們一起唱歌祝他們生日快樂好嗎?那媽媽也給他們準備了生日禮物,六個,教師拿出6個,那你們幫老師分一下好嗎?學生上臺板演。那孩子們你們最喜歡哪種分發(fā)?為什么?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出示課題

 。1)這些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ò鍟n題)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學生交流、匯報

 。ǘ┙虒W例2:

  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3份,怎樣分?有幾種分法?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分法。

  A、把15個橘子先每個盤子放1個,又在每個盤子放1個,再在每個盤子放1個,也就是一個一個地分,每份分得5個橘子。

  B、先每個盤子放4個,又在每個盤子放1個,每份分得5個橘子。這樣分快些。

  C、在每個盤子放5個,剛好分得每份5個橘子,這樣分更快些。

  D、剛才同學們通過不同的方法,把15個橘子分成3份,每份都是5個橘子。這就是把15個橘子平均分3份,每份有5個。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5)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有幾種分法?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A、把15個橘子先每個盤子放1個,又在每個盤子放1個,再在每個盤子放1個,也就是一個一個地分,每份分得3個橘子。

  B、先每個盤子放2個,又在每個盤子放放1個,每份分得3個橘子。這樣分快些。

  C、在每個盤子放3個,剛好分得每份3個橘子,這樣分更快些。

  D、剛才同學們通過不同的方法,把15個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個橘子。這就是把15個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個。

 。3)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三、鞏固應(yīng)用內(nèi)化提高

  1、分一分:媽媽帶來了12本漫畫書,分三個人每人分幾個?這個時候吉吉也來了,要分幾份、每份里有幾個?門鈴響了熊大和熊二也來了,怎么分?

  2、完成課本第9頁的做一做,把10酸奶平均分成2份。(讓學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

  3、使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把一些物體按指定份數(shù)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準備:

  糖果教具、投影、10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導(dǎo)入:春天來了,二年級的小朋友準備去春游。(投影出示):他們在忙什么?誰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同學們說一說。

  預(yù)設(shè):他們在分東西。說說每部分小朋友在分什么。

  小結(jié)并導(dǎo)入:大家觀察的真仔細。生活中,在分東西的時也包含一些數(shù)學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分一分,看看你能掌握哪些數(shù)學知識。

  二、實際操作,感受平均分:

  1、投影出示:6塊糖,提問:看看,這是什么?通過觀察,你獲取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誰能完整的說一說?

 。ɡ蠋熞矞蕚淞藥讐K糖,一會兒要分給表現(xiàn)出色的小朋友。)

  我們手中沒有糖果,怎么辦?

  預(yù)設(shè):用圓片代替糖果。

  師:大家想的真不錯。就用你手中的圓片來分一分。

  預(yù)設(shè):學生分一分:三種情況:1、1、4;1、2、3;2、2、2。

  2、觀察提問:

 。1)老師也要把我的6個糖果分給剛才表現(xiàn)出色的三位小朋友。(故意分成不平均)老師這樣分合適么?采訪學生

  預(yù)設(shè):這樣分公平。

 。2)師:既然大家都覺得(指2、2、2的這種分法)這種分法公平,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種公平的分法來分一分。

  學生操作:

 、侔4塊糖公平的分成2份。

  ②把6塊糖公平的分成2份。

 、勰贸8個圓片,請你公平的分一分,看看你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3)觀察我們分的這些糖果(逐一指一指)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yù)設(shè):每份分得同樣多。

  沒得出結(jié)論:繼續(xù)追問:這里每份分的個數(shù)怎么樣?

 。4)提問并小結(jié):像這樣的分法,在數(shù)學上還有他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嗎?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

  3、出示課題:

  提問:剛才我們認識了平均分,你能不能用平均分的說法,說說每幅圖的含義。

  預(yù)設(shè):把4塊糖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2個。

  ……

  提問:你們能說說判斷平均分的'標準到底是什么?

  預(yù)設(shè):每份分得同樣多。

  三、應(yīng)用拓展,加深理解:

  四、全課總結(jié),談?wù)勈斋@: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只要你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知識!

  板書設(shè)計:

  平均分

  “公平”

  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00 00 00 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00 0000

  0 0 0 0 0 0 0 0

  平均分教學反思

  平均分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chǔ),它是較難理解的數(shù)學概念。要突破學習的難點,關(guān)鍵是理“分”,尤其是“平均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和應(yīng)用數(shù)學的信心,進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1、在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分圓片的情境中自主發(fā)現(xiàn):明確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在進行敘述“平均分”的過程中,運用這樣的語言:“每份是幾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分的?”讓學生說出自己想的過程,分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互相評價,抽小組匯報,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2、在教學“練習”時,讓學生再次操作,按要求擺圓片,通過擺一擺,分一分,圈一圈,觀察、交流,讓學生再次經(jīng)歷平均分的全過程,鞏固了平均分的概念,培養(yǎng)了學生相互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總之,本節(jié)課的教學,整個活動都是在學生通過多次動手分實物的過程中,達到了人人互動參與,個個主動發(fā)展。通過自己親身的體驗、親自動手實踐,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學生在擺一擺、分一分、圈一圈、說一說的過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為學生后續(xù)學習認識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表內(nèi)除法(一)》的教學內(nèi)容,它是認識除法的基礎(chǔ),而且本節(jié)課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課時。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它是比較難理解、比較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chǔ)上,因此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學習除法的關(guān)鍵。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通過對比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結(jié)果同樣多。

  2.通過認真觀察、個體思考、小組討論等活動,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含義。

  3.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團結(jié)、合作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觀察對比的過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講述發(fā)生在森林里招聘會的故事,引出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

  二、引入新知

  ㈠問題1:把6顆糖分成3粉,你會怎么分?

  設(shè)計3個回答:

  第一種分法:1 2 3

  第二種分法:1 1 4

  第三種分法:2 2 2

  思考:哪種分法最公平?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比觀察,得出只有每一份都是同樣多,才是公平的。引出平均分的含義,每份都是同樣的,叫做平均分。

  ㈡問題2:誰沒有說謊?

  斑馬:“我把3個氣球平均分給了小牛和小馬!

  獅子:“我把4顆糖平均分給了3個小動物!

  小猴:“我把6個洋娃娃平均分給了小羊和松鼠!

  小組討論,誰沒有說謊,并說說理由。

  設(shè)計意圖:通過分析判斷,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怎么樣才叫“平均分”。

  三、鞏固練習

 、迮袛嘞旅婺囊唤M是平均分。

 、 ★★ ★★ ★★ ★★★

  ⑵ ●●● ●●● ●●

 、 ▲▲▲▲ ▲▲▲▲

  ⑷ ◆ ◆ ◆ ◆

 、姘6個蘋果平均分,有幾種分法?

  四、課堂總結(jié)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并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能力目標引導(dǎo)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yīng)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含義和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第1課時

  導(dǎo)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并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三、看一看(一)(比一比,誰看得最認真)

  認真看課本第8頁的例1,思考:什么是平均分?圖上哪位同學的.糖是平均分的?

  四、做一做(一)(我會思考)

  1.完成課本第8頁“做一做”的1題。

  2.完成課本第8頁“做一做”的2題。

  五、議一議

  (一)更正。

  讓發(fā)現(xiàn)錯誤的同學及時補充、更正。

 。ǘ┯懻。

  怎樣分就是平均分?

 。ㄈ┬〗Y(jié)。

  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六、看一看(二)(比一比,誰看得最認真)

  認真看課本第9頁的例2,思考:把18個蘋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幾個?怎樣分?有幾種分法?

  七、做一做(二)(我會思考)

  完成課本第9頁“做一做”。

  八、議一議

  (一)更正。

  讓發(fā)現(xiàn)錯誤的同學及時補充、更正。

 。ǘ┯懻。

  什么叫平均分。怎樣分就是平均分?最簡便的分法是什么?

  (三)小結(jié)。

  九、練一練

  1.課本第11頁練習三第1、2、3題(讓學生用小棒代替實物分一分,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2.填空:老師一家三口都去喝喜酒,每人都分到了6塊喜糖.你們猜我們一共分到( )塊喜糖?現(xiàn)在我把這18塊糖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塊。還可以平均分給()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塊。(請不同分法的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有一些蘋果,是十幾個。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或者5個小朋友,都剛好分完。想一想,有多少個蘋果?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nèi)容】

  平均分(一),教材第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分一分”,“每份分得同樣多”,初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設(shè)計、課本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

  教師出示分水果、糖果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生:搞活動,分水果、分糖果。

  師:是啊,他們分得很認真,這里面蘊含著數(shù)學上的知識,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分的嗎?

  生:平均分

  師:是的,這節(jié)課我們來探討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ò鍟n題:平均分)

  【設(shè)計意圖:情境導(dǎo)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導(dǎo)入自然流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六顆糖果的圖片。

  2.讓學生動手分一分。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仔細想想怎么分?可以用圓圈表示畫在本子上,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種分法?

  生:動手分。(教師巡視指導(dǎo))

  3.學生展示,補充。

 。ㄈN情況:1、1、4,1、2、3,2、2、2)

  4.提出質(zhì)疑

  師:哪種方法更好,更公平?

  生:第三種。

  師:為什么是第三種呢?

  生:……

  師:沒錯,因為第三種分法,每份分得同樣多,很公平。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得到多種分法,教師再適時強調(diào)平均分,讓學生感悟更加深刻。】

  三、練習鞏固。

  1.出示課本第8頁的“做一做”

  3.學生做。

  4.學生展示,學生點評、補充。

  5.集體解答,通過逐一對比,教師強調(diào)平均分。

  【設(shè)計意圖:及時時訓(xùn)練,加深理解平均分,使學生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

  四、課堂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到了什么?

  生:平均分。

  師:那我們一起來說說什么是平均分?

  集體回答: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

  【板書設(shè)計】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平均分”,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3.引導(dǎo)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與方法。

  2.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分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師:同學們,現(xiàn)在讓我們跟著熊大和熊二一起走進大森林吧

  師:它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好吃的?

  師:是呀,又香又甜的大蘋果!太誘人了!

  師: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呢?

  師:說的真好!它倆一共從樹上摘了幾個蘋果?(板書:6)哪個小朋友起來說說你的分法?

  師:小朋友們分出了這三種好方法.

  師:你喜歡哪種分法?

  師:說得真好,公平,就是每份分得蘋果一樣多(同樣多)。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數(shù)學家給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平均分。

  師: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把東西分得公平,經(jīng)常會使用平均分,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平均分。(齊讀課題)

  師:請看大屏幕。剛才我們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只熊,每只分得3個。這樣,兩份分的就同樣多,也就是剛才我們認識的平均分。

  2、注重表達,描述平均分(6個平均分成3份)

  師:同學們給熊大熊二平分了蘋果,正當它們準備吃時,咦?誰來了?(翠花)

  師:這時,熊二說:“熊大,俺們可不能吃獨食呀,這么美味的蘋果,咱們仨平分吧!”你們同意熊二的想法嗎?看來你們也懂得分享,分享是一種美德!這次三只熊平分這6個蘋果了,你們會分嗎?快拿起手中的小圓片分一分吧!

  師:這次每只熊平均分到幾個蘋果?

  師:這樣的分法是平均分。我們知道要把物品的數(shù)量全部分到三個部分里,每一部分得到的蘋果數(shù)量必須一樣多。好,我們來看一下,第一部分2個蘋果,第二部分2個蘋果,第三部分2個蘋果,并且沒有剩余的。所以,6個蘋果平均分給3只熊,每只熊分得2個蘋果。

  二、探索交流,明確“平均分”含義。

  師:看到我們幫熊大熊二分蘋果,吉吉也等不及了。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課件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了這里有多少個桃子?

  師:要把這20個桃子平均分給4個小動物?

  師:這又如何分呢?想不想幫幫吉吉分一分?生:…

  師:我們用20個小圓片代替20個桃子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數(shù)出20個小圓片在你們的小組合作幫5只小動物分一分。

  師:看到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哪組來說一說你們是如何分呢?

  師:嗯,可以把20個桃子,一個一個地分,每只猴子分得1個,一直到把20個桃子分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一個地分,每只猴子都可以得到4個桃子,也就是每份分得一樣多。

  師:可以2個2個地分,每次拿2個桃子分給每只猴子,正好分完,最后每只猴子也都分到4個桃子,每份的個數(shù)同樣多。

  師:可以3個3個地分,余下的5個桃子正好每只猴子再分得1個桃子。最后每只猴子都能拿到4個桃子,每份的個數(shù)一樣多。

  師:還可以根據(jù)乘法口訣:四五二十,直接4個4個地分,這一次分得的結(jié)果也是每只猴子都分到4個桃子,每份的個數(shù)一樣多。

  三、回顧整理。

  師;同學們,我們把20個桃子平均分給5只猴子,不管是一個一個地分,2個2個地分,3個3個地分還是4個4個地分,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每只猴子得到4個桃子,也就是說每份的個數(shù)一樣多,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平均分。

  師:同學們用自己的智慧幫助了小動物們,在幫助它們的過程中,我們收獲了知識!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兩種操作方法,通過操作,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zhì)特征。

  2.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3.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

  學情分析:

  平均分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法的基礎(chǔ),也是認識除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平均分的.操作活動,能為學生認識除法積累充分的感性經(jīng)驗。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的幾種不同方法。

  教學難點:

  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

  活動1

  【導(dǎo)入】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西游記中師徒四人圖片,師徒四人餓了,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就飛出去找吃的了。

  2.孫悟空帶回來了8個桃子(出示圖片),他把8個桃子交給豬八戒分,豬八戒的分法是否公平呢?為什么?

  3.怎樣分才合理呢?大家愿意幫幫孫悟空嗎?

  4.引出課題---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樣多。(板書課題:平均分)

  活動2

  【講授】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把六個桃子平均分給三只小猴,怎樣分?

  (1)學生拿出自己的小棒動手獨立分一分,再和同學說一說。

  (2)請同學在黑板上分一分。(注意不同方法的展示)。

 。3)課件展示平均分動態(tài)過程。

  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分一分,不僅幫小猴解決了問題,還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7)、判斷平均分--聰明的小法官。

  2、深入探究

  (1)出示問題:先用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12根小棒,還能怎樣平均分?

  (2)小組合作用12根小棒分一分(找一組到前面來分)

  (3)集體交流。你是怎樣分的?

  (4)這樣的分法是平均分嗎?為什么?

  (5)小結(jié):12根小棒,每2根一份,一共分了6份,每3根一份,一共分了4份,還能每4根,每6根一份的平均分。

  活動3【練習】三、組織練習,深化認識。

  1.第一關(guān):看圖填空

  (1)先讓學生弄清是要求把什么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分一分,然后填空。

  (2)集體交流訂正

  (3)讓學生聯(lián)系操作過程再板演。

  (4)真棒,祝賀同學們順利地闖過了第一關(guān)。

  2.第二關(guān):

  把下面的水果(6竄葡萄,9個蘋果)平均分到三個盤子里,試著分一分。

  3.第三關(guān):生活中的數(shù)學。

  小明家每頓吃飯時要用14支筷子,請你說說小明家一共有多少人?

  四、課堂總結(jié)

  提問: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講述:今天我們學習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樣分東西才是平均分,還學會了用每幾個一份的方法來分東西。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二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8-28

小學二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1-31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shù)學教案05-21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4-28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6-28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1-08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1-10

最新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范文10-12

[優(yōu)]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