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觀后感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觀后感一: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電視機前從頭看完《朗讀者》后還久久不愿離去?看完之后最多的感受是這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那個節(jié)目。
文筆不好,多多包涵。但是看完很想說說對這個節(jié)目的感受,就當是一些心得吧。
快節(jié)奏的時代中,這個節(jié)目讓我慢下來,靜下來,內心沉淀下來。它像是本舍不得讀完的好書,像是一位久別重逢的老友,像是清澈見底的流水,慢慢沁入心脾。
張梓琳是讀本是劉瑜的《愿你慢慢長大》,當時聽完后,眼睛是濕潤的,那種感覺難以形容,那是一種奇妙的.感受,讀本和訪談故事產生出來的化學反應竟然是眼淚,這是藝術的魅力,也是中國文字之美、情感之美、人文之美,朗讀者節(jié)目之美。
一直不太看綜藝,有時候心血來潮跟跟風,也就止步于看過,就過了而已,但朗讀者讓我真正的去思考,讓我去關注像許淵沖先生這樣的人物,96歲的老人,在舞臺上揮灑自己的熱情、自己的情感,說到動人之處,他流下的眼淚,讓人心里久久無法平靜……日子不是數(shù)出來的,是過出來的,情感不是編出來的,是發(fā)自內心的。感謝董卿讓我們認識了這位可愛的老先生,讓我們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一位可以稱得上為“先生”的老人,還在樂觀積極的生活,不為別的,單純就是一個字“愛”,愛這份工作,愛這些文字 并賦予它們靈魂便是最快樂的事。
看到濮存昕的那一段,讓人反思,每個人都會遇見那個改變自己一生的貴人,沒想到風度翩翩的男神,竟然童年是瘸子,每一個人都不是那個該被放棄的,每一個人都有一條路能讓自己活得精彩。
朗讀者是值得慢慢品味的節(jié)目,期待第二期!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觀后感二:
著名作家劉震云也參加了《朗讀者》的錄制,帶有口音的他成為朗讀者中的“另類”。董卿說她說服劉震云來參加這個節(jié)目,是因為兩個真誠的人最真誠的交流,“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并非這個節(jié)目最想展現(xiàn)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節(jié)目的核心,真情實感才是節(jié)目最打動觀眾的地方!
真情實感是《朗讀者》要傳遞的價值,文字的背后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表達。所以,也會有平凡人帶著動人的故事來到這個舞臺。四川成都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開不敗。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為了實現(xiàn)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這對夫妻被邀請參加《朗讀者》的錄制,他們用共同走過的26年人生路,詮釋著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董卿說,《朗讀者》作為一檔央視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黃金時段聯(lián)合播出的文化節(jié)目,必須擁有社會的擔當,通過節(jié)目為百姓打造一個情感表達的神圣殿堂,通過朗讀的形式為平凡者發(fā)聲。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觀后感三:
日前,央視推出的《朗讀者》節(jié)目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嘉賓們通過朗讀散文、詩歌和家書,把一篇篇美文通過聲音再現(xiàn)出來,讓人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真實的情感和音韻之美,觸動了人們心中高尚的情愫,激活了人們朗讀的心緒。朗讀重回人們的視野,使眾多觀眾躍躍欲試,拿起書本,大聲朗讀起來。
朗讀是欣賞文字的方式,也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手段。小時候,常見父親手捧一本厚書在大聲誦讀。為何要讀出聲來呢?父親說,古書沒有標點,只有讀出聲來,才能感受文章的.美。古人一向稱看書為讀書,民間把上學叫念書,都是說書不光要用眼睛看,而且要大聲讀出來。后來,讀了一些古書,發(fā)現(xiàn)古人確實在看書學習上只認“讀”字!妒酚洝分蟹彩钦f到讀書時,司馬遷都用的是讀或習誦。陶淵明自稱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朱熹更是強調朗讀的重要,認為,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要逐句玩味、反復精詳、誦之宜舒緩不迫,字字分明,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梢姡诠湃搜劾,朗讀是學習書本知識的唯一途徑。富有感情的朗讀,能夠更好地把文字內容準確真實地表達出來,讓人更加深刻地理解,給人更加美好的感受。
今天,盡管獲取知識的渠道和載體更加多樣,但朗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閱讀方式。上小學,朗讀是必須完成的一項基本功,對促進孩子智力發(fā)育,熏陶美好情操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成人而言,繁忙的工作、快節(jié)奏的生活,使朗讀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似曾相識的模糊記憶!独首x者》節(jié)目以清新淡雅的方式,讓朗讀重新進入人們的生活,回歸閱讀的視野,還給人們一份久違的閱讀親切感?戳恕独首x者》,我們突然意識到,朗讀是那么的美好,高雅,充滿了文化氣息,承載著濃厚的情感,可以給我們帶來那么多的溫馨、感動、美好和喜悅,似的人們情不自禁要拿起書本,大聲地朗讀起來。朗讀讓冷漠的閱讀,變成飽含情感的聲音,讓視覺的單一,變成聲音與視線的交融;讓自我的學習,變成與他人的互動;讓枯燥的文字,成為有溫度和情感的傾訴。
在今天,信息和知識不斷走向影像化的時代,朗讀仍然是我們心中不能割舍的學習方法,仍然是我們不能離開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大聲朗讀吧,通過朗讀來感受情懷、學習知識、傾聽文化。
【央視節(jié)目《朗讀者》觀后感】相關文章:
央視朗讀者第6期觀后感09-12
綜藝節(jié)目朗讀者觀后感07-22
古朗月行李白_古朗月行古詩08-12
朗費羅名言07-29
朗讀者觀后感07-21
朗讀者觀后感10-08
朗讀者觀后感06-10
央視中秋晚會觀后感08-31
公司年會節(jié)目創(chuàng)意簡單節(jié)目01-24
永遠的讀者作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