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相約星期二觀后感800字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相約星期二觀后感8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相約星期二觀后感1
當我終日忙碌,在生活的風雨里疲于奔命;當我恐于衰老、畏懼死亡,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迷失方向,莫里老人總會在書香氤氳里款款走來,讓我由疲憊困惑、心悸沉寂歸于平靜.
讀完這本《相約星期二》已過了余日,那些文字卻依舊像漸漸彌散的芬香,久久駐留在心房,帶給我溫暖的感動。書中講述一位名叫莫里的教授不幸患了絕癥,步步為營,生命的燭光即將熄滅。病重期間,莫里與來看望自己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相約,要為米奇在每周星期二上一堂課,課程關于人生。其中莫里老人談到生活,他詮釋了一生的真理,使人透徹又沉思。
我們曾經(jīng)認為的一切艱難、坎坷,一旦釋然便晴空萬里。莫里老人面對死亡那份從容、鎮(zhèn)定與適應,使人無法不對這個甚至無法行走的老人肅然起敬。“當你在床上時,你是個死人”“我的意識還活著......我成了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一個承受痛苦,被絕癥一點點侵蝕的人對生活如此樂觀,這正是莫里說過的“最難的事”——與生活講和。他最終做到了。他雖在無盡疼痛與折磨中度過,但他擁有過愛,擁有過青春,也擁有過一切正常人擁有的東西,他已釋然,所以他并不羨慕健全的人。每個人亦可以做到放寬一切,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如意,是否只像蠶繭外薄薄的絲衣——看似是牢不可破的囚籠,其實只需輕輕一下便可輕易化解?
什么是我們夢想中完美的一天?與莫里老人比起來,我們是在上帝的寵幸中誕生的孩子,不應再對這無比美好的一切無止境地進行物質(zhì)索求,闊氣的豪宅,嶄新的鈔票,高檔的晚宴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學著試著去追求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幸福,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不是平庸倒退,而是一種幸福的境界!霸缟先ド⒉剑ソ∩矸,與朋友共進晚餐,晚上去跳舞!蹦锵胍摹巴昝赖囊惶臁弊屓瞬幻獬泽@。現(xiàn)在,你驚訝的同時,請好好質(zhì)問自己。在這里,莫里老人所陳述的生活的追求,每個人學了一輩子,但沒有人全部理解。學得多的人總是快樂的,他們會很享受、滿足而不奢求。奇怪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只會在生命最后一刻看開一切,認為自己生而有幸。這大概是面對死亡,一切都太渺小了,一切都可以看得不那么重,或許真實的`生活不需要金玉其外的華麗彩飾,簡簡單單的快樂足矣。
這個故事,這些課,這段話,都是生命的樂章在彈奏,是靈魂牽出了漣漪。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堂人生課,它們在紙上的厚度莫非太重,重到誰都無法承擔。每當我將目光灑落在素雅的封皮上,心靈便會被洗滌一次。甚至想忘記繁重的學業(yè),拋棄生活的煩惱,再次拿起這本曾帶給我感動與感悟,透徹與深刻的書,再次與莫里,與米奇一起上的一節(jié)人生的必修課。
相約星期二觀后感2
生存和生活對于我而言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賦有截然不同的含義。生存在我看來只是簡單地活著,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就是生存。而生存也是一種最簡單的生活,或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生存還算不上一種生活。生活是人在生存過程中所有活動的總和,是人一生的完美詮釋,和生存最大的區(qū)別大概就是生活是精神上以幸福為基調(diào)的,哪怕不是也是擁有更多理想、美好的修飾。
影片中的莫里教授就是一位一直執(zhí)著追求生活的人,他一直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不忘初衷,堅持本心。盡管上帝并沒有給他一個一帆風順的人生,他罹患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但是他沒有抱怨上帝的不公,反而積極樂觀地面對屬于他的坎坷,屬于他的痛苦,不言放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喜歡跳舞,哪怕自己的生病后的自己雙腿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在舞池中旋轉(zhuǎn),但是他依舊有一顆愛跳舞的心,看看照片里的自己,回憶美好的從前,他也一樣感到滿足。他喜歡美食,哪怕得知自己無藥可救,也沒有絕望到不吃不喝,反而像個孩子,滿足地吃著好友親人為他準備的美食。他用生活的狀態(tài)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活出了屬于他的風格。
對于身患絕癥而言,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是能活下去就好,能生存下去足矣。但是莫里教授用他強大的內(nèi)心,執(zhí)著的信念將生活延續(xù)。這背后的痛苦與辛酸大概是只有黑夜里躲在被子里默默流淚的他自己才能體會。
身為教授,用生命的.最后一點力氣去告訴當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如何生活而不是簡單地生存與這個世界上,用自己的一生去詮釋人生的意義。對于莫里而言這最后的課題,這最后的十四堂課也是自己一生最后最合適也是最好的歸宿。
得意門生米奇在畢業(yè)后的確在事業(yè)上小有成就,但是在社會的追逐名利的大流中逐漸迷失了自己的內(nèi)心,在個人的奮斗路上慢慢地從一個主導者變成了被動者,被時間、人際、工作甚至更多的事物逐漸控制,他覺得自己就像個機器,日子過得了無樂趣,忙碌的時間里更多的是空虛而顯得不夠真實,事業(yè)愛情都遇挫的同時他開始反思,最終選擇拜訪昔日恩師,才漸漸地走出生存枷鎖,走上了追求生活的路。
與莫里的談話中他找回了失去的本心,漸漸感受到生活的意義,不再為了生存而忙碌,而是為了生活而努力著。相約星期二是為了圓莫里教授最后的夢,似乎也是在圓米奇自己的夢。就這樣每個星期二,米奇都風雨無阻,十四個星期滅個星期的米奇都在改變,愛情找回來了,事業(yè)也回來了,莫里教授將米奇徹底改變了。其實這不是因為莫里教授的話有什么神奇的魔法,只是那些平凡的語句中,每一句話都戳中生存的要害,每一個字都在提醒米奇去尋找生命的美好。
生存是在所有人心中都是唯一的,那就是活著,沒有什么比這兩個字更能一針見血地詮釋生存在我們心中的意義。但是生活呢?生活可大可小,是多變的,或者換句話說它是為每一個人量身定做的。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活亦是如此,每個人可以有屬于自己的生活,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受困于床,無異于死”。也許這才是我對于這部電影中感受最深的一句話,因為說再多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到頭來成與敗都是在與一個“做”。對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模式而言,行動往往是前往生活追求的最大敵人,我們似乎已經(jīng)習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側(cè)重于“想”,而過多的忽略了“做”。受困于單純的“想”,無異于死,我們是該行動起來挽救自己。畢竟生存不是我們?nèi)松硐氲臍w宿。
【相約星期二觀后感】相關文章:
《相約星期二》讀書筆記04-30
相約星期二讀書筆記09-10
與生活講和-讀完《相約星期二》后感05-06
《相約星期二》電影觀后感09-30
《相約星期二》觀后感范文07-04
朗讀者金士杰米奇·阿爾博姆《相約星期二》10-18
讀《相約星期二》有感03-07
讀《相約星期二》有感10-05
讀相約星期二有感05-07
讀《相約星期二》有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