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影视综合久久|制服丝袜在线精品|av大片无码专区|狠狠爱丁香色五月|高潮舒服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三区|天天干视频爱爱视频毛片|av导航在线大全|日韩人妻一级毛片|性调教视频网站入口

元好問的詞

時間:2025-07-29 11:55:5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元好問的詞

元好問的詞1

  【原文】:

  摸魚兒①

  【金】元好問

  太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庇枰蛸I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邱。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②,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別離苦,就中③更有癡兒女。君④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為誰去?橫汾路⑤,寂寞當年簫鼓;臒熞琅f平楚⑥。招魂楚些⑦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⑧。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注釋】

 、龠@首詞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當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應試途中,他被一只大雁殉情的事深深感動。他買雁葬于汾水旁,并寫了這首詞。后又據【摸魚兒】詞調加工改定。詞作高度贊美了大雁殉情之可貴,譜寫了一曲堅貞愛情的頌歌。 ②雙飛客:指比翼雙飛的雁子。③就中:于此,在這里面。④君:指殉情的大雁。⑤橫汾路:指當年漢武帝巡幸處。據《.封禪書》記載,漢武帝曾率文武百官至汾水邊巡祭后土,武帝做《秋風辭》,其中有“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之句,可見當時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鳴谷應,何等熱鬧。⑥楚:即叢莽,平楚:平林。⑦些(suò):《楚辭》中的句末助詞!冻o.招魂》句尾均用“些”字,所以稱“楚些”。 ⑧山鬼:《楚辭·九歌》中有《山鬼》篇,描寫山中女神失戀的悲哀。

  【翻譯】

  問人世間,情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許?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雙宿雙飛,經歷了多少次寒來暑往。它們既有團聚的快樂,也有離別的酸楚,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形成了難以割舍的一往深情。你可能明白,僥幸脫網后,想未來之路萬里千山,層云暮雪,形孤影單,即使荀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在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帝王游幸歡樂的地方,可是現(xiàn)在已經一片荒涼,平林漠漠,荒煙如織。武帝已死,招魂無濟于事,山鬼在風雨中妄自哀啼。大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所以它們大雁決不會像鶯、燕那樣死藏在黃土中,不為人知。千秋萬古后,也會有像它和它的'朋友們一樣的“鐘于情”的騷人墨客,來尋訪這小小的雁丘,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賞析】:

  太和五年,作者去并州參加科舉考試。因為出身名門,所以他自小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很早便顯露出文學才華。8歲時,因做詩而獲得“神童”的美譽。雖然文采出眾,但是官運艱澀,多次參加科舉也未中選。

  這次他再一次參加科考,在赴試途中遇到一個獵人。這個獵人將一對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射下一只,另一只在空中盤旋哀鳴,確信伴侶已死,便也頭朝地撞死。

  大雁的情誼深深打動了作者,于是便有了這首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在詞的開篇,作者開門見山,直接發(fā)問:問“世間”情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大雁殉情對作者的強烈震撼,并通過作者將震撼傳遞給讀者,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此問又把對大雁的感慨,廣義地推及世間萬物,當然也包括人類。情至極處,“生死相許”,這該是何等的深情!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作者設問以后,繼續(xù)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是啊,多少年雙棲雙飛,歷經“天南地北”;多少年相依為命,共度“幾回寒暑”,情深深意切切,從來也沒有什么力量可以把它們分開。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痹诠餐纳钪校袌F聚的歡樂,也有離別的痛苦。可無論團聚還是離別,都會使情感進一步加深。就像人間的一對癡男怨女,團聚時柔情似水,離別時刻骨銘心。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倍缃,愛侶已逝。望天空,云霧層層;看身下,白雪皚皚;想未來,形單影只,再無愛侶牽手共度。今后,誰能在凄苦的寒夜,一同相偎相依?誰能在寂寞的漫漫長路,一起呢喃低語?與其孤獨茍活,不如一同離開這個冷漠的人世,西行路上也好一路相隨。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痹~的下闋,作者首先描寫周圍景色。大雁被射死的地方,漢武帝是曾經來過的橫汾路,當時車水馬龍,簫喧鼓鬧;而如今,“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被臒熎搅,一派蕭索,更加使人感到大雁殉情的凄烈。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即使用悲惋的楚辭招魂,死去的大雁也不能復生,山鬼在風雨中枉自哀啼。在這里,作者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悲劇的情景:兩只死去的大雁躺在寂寞的原野上,遠處枯藤老樹旁荒煙彌漫,是誰唱起了招魂的楚歌?凄風冷雨中,依稀有山鬼相和。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弊髡哒J為,大雁因殉情而死,情感真摯境界彌高,上天也會嫉妒,所以不能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睘榱四苁勾笱愕拿烂鞣肌扒锶f古”,被后人在飲酒時歌詠傳頌,作者從獵人手中把一雙大雁買下,葬在這個當年簫鼓聲聲的橫汾路,為其墳墓取名“雁丘”,供一切重感情的人前來憑吊。

  元好問也是一個性情中人,這首詞《摸魚兒》緊緊圍繞一個“情”字,婉約凄惻,表達了他對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謳歌。

  【閱讀訓練】

  1.這首詞的詞眼是“______”。作品所悲歌的對象是________,實際上是以物喻人,作者借此寄托了對_________的哀思。

  2.“雙飛”寫兩只大雁是______,“天南地北”“幾回寒暑”各從______和_____兩方面寫大雁形影不離的生活,“癡兒女”寫大雁不管生活是“樂”是“苦”,它們______。

  3.“只”寫失去情侶以后的_______,“萬里”“千山”寫征途的______,“層云”“暮雪”寫征途的_______。

  4.作者對殉情大雁的評價,一方面用“鶯兒燕兒”作_____,一方面直接說_____作正面歌頌。

  5.詞的開篇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有哪些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情癡情而死的大雁愛情橫遭阻撓的青年男女

  2.一對情侶空間時間感情深摯專一

  3.孤單遙遠艱險

  4.反面襯托千秋萬古

  5.①詞人以設問開篇,問世間究竟“情是何物”,以引起讀者的思索。②點明中心,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zhèn),引出對世間生死不渝之愛情的熱情謳歌。③起句破空而來,陡然發(fā)問,似雷霆萬鈞,先聲奪人,為下文寫雁的殉情蓄勢。(答案要點:“設問以引起思索”,“點明中心”,“蓄勢”,每個要點2分,答出兩個要點即給滿分)

元好問的詞2

  原文:

  摸魚兒·雁丘詞 / 邁陂塘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

  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

  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

  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譯文:

  天!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

  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

  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里應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只,即使茍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漢武帝巡幸游樂的地方,每當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

  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后化為一抔塵土。

  將會留得生前身后名,與世長存?窀杩v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注釋:

  ⑴《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后片七仄韻。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埔页髿q: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天干地支紀年為乙丑年,當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

  ⑶赴試并州:《金史·選舉志》載:金代選舉之制,由鄉(xiāng)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試,凡四試。明昌元年罷免鄉(xiāng)試。府試試期在秋八月。府試處所承安四年贈太原,共為十處。

 、茸R(zhì):標志。

 、裳闱穑杭螒c《大清一統(tǒng)志》:雁丘在陽曲縣西汾水旁。金元好問赴府試……累土為丘,作《雁丘詞》。

 、薀o宮商:不協(xié)音律。

  ⑺直教:竟使。許:隨從。

 、屉p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

 、汀熬椭小本洌哼@雁群中更有癡迷于愛情的。

 、巍熬龖彼木洌喝f里長途,層云迷漫,千山暮景,處境凄涼,形影孤單為誰奔波呢?

 、稀皺M汾”三句:這葬雁的汾水,當年漢武帝橫渡時何等熱鬧,如今寂寞凄涼。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逼匠撼竻材。遠望樹梢齊平,故稱平楚。

 、小罢谢辍倍洌何矣麨樗姥阏谢暧钟泻斡茫慊暌苍陲L雨中啼哭。招魂楚些(suò):《楚辭·招魂》句尾皆有“些”字。何嗟及:悲嘆無濟于事。山鬼:《楚辭·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雁魂。

  ⒀暗啼:一作“自啼”。

  ⒁“天也”二句:不信殉情的雁子與普通鶯燕一樣都寂滅無聞變?yōu)辄S土,它將聲明遠播,使天地忌妒。

  ⒂騷人:詩人。

  賞析:

  此詞作于金宣宗泰和五年(1205)遺山十六歲時,雖晚年曾經改定,然大體則為原作。詞的'上片在小序已敘事情梗概的基礎上追尋殉情成因:前七句以我觀物,放眼于巨大的時空中突出其長久廝守,同甘共苦、相依為命的深情厚感;后四句以我度物,模擬死雁之口,說出其殉情的原因。下片寫憑吊,前三句渲染雁丘所處環(huán)境的冷落寂寞;“招魂”二句敘述為雁招魂及雁魂之凄苦;“天也妒”二句論斷為情而死必將流芳千古;末四句點出壘筑雁丘的用意。

  這首詠物詩通過對雁的生活和心理體貼入微的描寫及雁丘凄涼環(huán)境的渲染,譜寫了一曲凄惻動人的戀情悲歌,歌頌了大雁同生共死的“至情”。擬人手法的運用,打通了人與物的界限,使歌頌的“至情”擴展的世間萬物。詞以抒情為主,多用議論口吻,景因情設,隨意揮灑,將凄傷的愛情悲劇寫得跌宕澎湃,慷慨激越,可謂“婀娜中含剛健”。

元好問的詞3

  [元]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庇枰蛸I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注釋:

  【1】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后片七仄韻。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2】雁丘詞: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雁丘在陽曲縣西汾水旁。金元好問赴府試……累土為丘,作《雁丘詞》。

  【3】乙丑歲: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以天干地支紀年為乙丑年,當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

  【4】赴試并州:《金史·選舉志》載:金代選舉之制,由鄉(xiāng)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試,凡四試。明昌元年罷免鄉(xiāng)試。府試試期在秋八月。府試處所承安四年贈太原,共為十處。

  【5】識(zhì):標志。

  【6】無宮商:不協(xié)音律。

  【7】“問世間”三句:問世間,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問世間:一作“恨人間”。

  【8】直教:竟使。

  【9】許:隨從。

  【10】情為何物:一作“情是何物”。

  【11】雙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

  【12】“就中”句:這雁群中更有癡迷于愛情的。

  【13】“君應”四句:萬里長途,層云迷漫,千山暮景,處境凄涼,形影孤單為誰奔波呢?

  【14】“橫汾”三句:這葬雁的汾水,當年漢武帝橫渡時何等熱鬧,如今寂寞凄涼。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

  【15】平楚:楚指叢木。遠望樹梢齊平,故稱平楚。

  【16】“招魂”二句:我欲為死雁招魂又有何用,雁魂也在風雨中啼哭。

  【17】招魂楚些(suò):《楚辭·招魂》句尾皆有“些”字。

  【18】何嗟及:悲嘆無濟于事。

  【19】山鬼:《楚辭·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雁魂。

  【20】暗啼:一作“自啼”。

  【21】“天也”二句:不信殉情的雁子與普通鶯燕一樣都寂滅無聞變?yōu)辄S土,它將聲明遠播,使天地忌妒。

  【22】騷人:詩人。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詞前小序為:“乙丑歲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皆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為識,是曰雁丘,時同行有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芭f時作無宮商,今改定之!笨梢,這是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才揮筆寫下了這首詞,寄托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

  “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皢柺篱g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個“問”字破空而來,為殉情者發(fā)問,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爸苯躺老嘣S”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古人認為,情至極處,“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吧老嘣S”是對至情至愛的盛贊,這“直教”二字,則聲如巨雷,驚天地,泣鬼神!疤炷系乇薄倍鋵懷愕纳。“雙飛客”即為雁。大雁秋南下而春北歸,雙飛雙宿,形影不離,經寒冬,歷酷暑,多像人間的那一對癡男怨女。無論是團聚,還是離別都仿佛眼前,刻骨銘心。“君應”四句揣想雁的心情。“君”指殉情的雁。僥幸脫網后,想未來之路萬里千山,層云暮雪,形孤影單,再無愛侶同趣共苦,生有何樂呢?不如共赴黃泉吧,這里對殉情雁的.心理世界做了形象的描寫,使讀者的熱血不由不沸騰起來。

  過片后借助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橫汾”三句寫葬雁的地方!把闱稹彼谥。漢代帝王曾來巡游,但現(xiàn)在這里卻簫鼓絕響,只余煙樹,一派凄冷,“橫汾”橫渡汾水。漢武帝《秋風辭》有汎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薄昂嵐摹保肚镲L辭》有“簫鼓鳴兮發(fā)棹歌”“平楚”,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為雁死不能復生,山鬼枉自哀啼!罢谢瓿币鉃橛谩俺闭谢辍UZ出《楚辭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故言“楚些”!昂梧导啊奔脆岛渭啊!对娊洝ね躏L》中有“何嗟及矣,”元詞本此!吧焦怼薄疤滹L雨”本自《楚辭·九歌·山愿》“杳冥冥兮羌書晦,東風飄兮神買雨!边@里作者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凄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天地妤”二句,寫雁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這是詞人對殉情大雁的禮贊!扒铩彼木,寫雁丘將永遠受到詞人的憑吊。

  總之,這首詞緊緊圍繞“情”字,以雁擬人,譜寫了一曲凄惻動人的戀情悲歌,表達了詞人對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謳歌。

元好問的詞4

  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詞牌名:鷓鴣天|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飲更何成。

  三杯漸覺紛華遠,一斗都澆塊磊平。

  醒復醉,醉還醒,靈均憔悴可憐生。

  離騷讀殺渾無味,好個詩家阮步兵!

  清平樂·離腸宛轉

  詞牌名:清平樂|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飛去飛來雙語燕,消息知郎近遠。

  樓前小雨珊珊,海棠簾幕輕寒。杜宇一聲春去,樹頭無數青山。

  水調歌頭·山家釀初熟

  詞牌名:水調歌頭|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山家釀初熟,取醉不論錢。清溪留飲三日,魚鳥亦欣然。見說玉華詩老,袖有忘憂萱草,牛背穩(wěn)于船。鐵笛久埋沒,雅曲竟誰傳。

  坐蒼苔,敧亂石,耿不眠。長松夜半悲嘯,笙鶴下遙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瓊壁,別有一山川。把酒問明月,今夕是何年。

  論詩三十首·慷慨歌謠絕不傳

  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摸魚兒·雁丘詞

  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

  天也妒,未得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

  詞牌名:鷓鴣天|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顏色如花畫不成。

  命如葉薄可憐生。

  浮萍自合無根蒂,楊柳誰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虧盈。

  ?菔癄古今情。

  鴛鴦只影江南岸,腸斷枯荷夜雨聲。

  摸魚兒·乙丑歲赴試并州

  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景,只影為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臒熞琅f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水龍吟·素丸何處飛來

  詞牌名:水龍吟|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素丸何處飛來,照人只是承平舊。兵塵萬里,家書三月,無言搔首。幾許光陰,幾回歡聚,長教分手。料婆娑桂樹,多應笑我,憔悴似,金城柳。不愛竹西歌吹,愛空山、玉壺清書。尋常夢里,膏車盤谷,x舟枋口。不負人生,古來惟有,中秋重九。愿年年此夕,團欒兒女,醉山中酒。

  沁園春·再見新正

  詞牌名:沁園春|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再見新正,去歲逐貧,今年逐窮。算公田二頃,誰如元亮,吳牛十角,未比龜蒙。面目堪憎,語言無味,五鬼行來此病同。x鹽里,似楊雄寂寞,韓愈龍鐘。何人炮鳳烹龍。且莫笑、先生飯甑空。便看來朝鏡,都無勛業(yè),拈將詩筆,猶有神通;鴻M陳,江山呈露,盡入經營慘澹中。閑身在,看薄批明月,細切清風。

  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

  詞牌名:玉樓春|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驚沙獵獵風成陣,白雁一聲霜有信。

  琵琶腸斷塞門秋,卻望紫臺知遠近。

  深宮桃李無人問,舊愛玉顏今自恨。

  明妃留在兩眉愁,萬古春山顰不盡。

元好問的詞5

  作品原文

  摸魚兒·雁丘詞

  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庇枰蛸I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作品注釋

  1.摸魚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后片七仄韻。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2.雁丘詞: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雁丘在陽曲縣西汾水旁。金元好問赴府試……累土為丘,作《雁丘詞》。

  3.乙丑歲: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以天干地支紀年為乙丑年,當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

  4.赴試并州:《金史·選舉志》載:金代選舉之制,由鄉(xiāng)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試,凡四試。明昌元年罷免鄉(xiāng)試。府試試期在秋八月。府試處所承安四年贈太原,共為十處。

  5.識(zhì):標志。

  6.無宮商:不協(xié)音律。

  7.“問世間”三句:問世間,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問世間:一作“恨人間”。直教:竟使。許:隨從。

  8.雙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

  9.“就中”句:這雁群中更有癡迷于愛情的。

  10.“君應”四句:萬里長途,層云迷漫,千山暮景,處境凄涼,形影孤單為誰奔波呢?

  11.“橫汾”三句:這葬雁的汾水,當年漢武帝橫渡時何等熱鬧,如今寂寞凄涼。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逼匠撼竻材尽_h望樹梢齊平,故稱平楚。

  12.“招魂”二句:我欲為死雁招魂又有何用,雁魂也在風雨中啼哭。招魂楚些(suò):《楚辭·招魂》句尾皆有“些”字。何嗟及:悲嘆無濟于事。山鬼:《楚辭·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雁魂。暗啼:一作“自啼”。

  13.“天也”二句:不信殉情的雁子與普通鶯燕一樣都寂滅無聞變?yōu)辄S土,它將聲明遠播,使天地忌妒。

  14.騷人:詩人。

  作品譯文

  泰和五年,我赴并州趕考,偶遇一個獵人說了一個故事:獵人將捕到的雁殺了,另一只已經逃走的雁卻不肯離去,不斷悲鳴,最后終于墜地自殺。我非常感動,花錢買了這對雁,把它們葬在汾水岸邊,堆石為記,名為雁丘,寫下這首雁丘詞,舊作不協(xié)音律,現(xiàn)今修改了一番。

  天!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里應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只,即使茍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漢武帝巡幸游樂的地方,每當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后化為一抔塵土。將會留得生前身后名,與世長存?窀杩v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創(chuàng)作背景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僅十六歲的青年詩人元好問,在赴并州應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殺后,另一只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年輕的詩人被這種生死至情所震撼,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叫“雁丘”,并寫《雁丘》辭一闋,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此詞。

  作品鑒賞

  此詞上闋開篇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個“問”字破空而來,為殉情者發(fā)問,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爸苯躺老嘣S”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許”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疤炷系乇彪p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這二句寫雁的感人生活情景。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雙宿雙飛。作者稱他們?yōu)椤半p飛客”,賦予它們比翼雙飛以世間夫妻相愛的理想色彩!疤炷系乇薄睆目臻g落筆,“幾回寒暑”從時間著墨,用高度的藝術概括,寫出了大雁的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歷程,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鋪墊。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這四句是對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動細致入微的揣摩描寫。當網羅驚破雙棲夢之后,作者認為孤雁心中必然會進行生與死、殉情與偷生的矛盾斗爭。但這種猶豫與抉擇的過程并未影響大雁殉情的摯誠。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擇,從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

  詞的下闋借助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三句寫葬雁的地方!把闱稹彼谥,漢代帝王曾來巡游,當時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鳴谷應,何等熱鬧。而現(xiàn)今卻是四處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景象!罢谢瓿┖梧导,山鬼暗啼風雨!倍湟鉃檠闼啦荒軓蜕,山鬼枉自哀啼。這里作者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凄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寫雁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這是作者對殉情大雁的.禮贊。“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四句,寫雁丘將永遠受到詞人的憑吊。

  這首詞名為詠物,實在抒情。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致的描繪,再加以悲劇氣氛的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于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形象,譜寫了一曲愛情悲歌。全詞情節(jié)并不復雜,行文卻跌宕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fā)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有大雁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后照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作品點評

  南宋·張炎《詞源》:“雁丘、雙蓮、立意高遠!

  明·陳霆《渚山堂詞話》:“元遺山嘗赴試并州,道逢捕生者,旦獲一雁,殺之。其一脫網,然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元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復作詞書之云……其腔蓋《摸魚兒》也。是篇既出,其地遂名雁丘云!

  清·許昂霄《詞綜偶評》:“《邁陂塘》元好問遺山二闋,綿至之思,一往而深,讀之令人低回欲絕。同時諸公和章,皆不能及。前云‘天也妒’,此云‘天已許’,真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矣。”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金李仁卿治詞五首,見《遺山樂府》附錄。《摸魚兒》和遺山賦雁丘詞拍云:‘詩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風嘹月唳,并付一丘土!兄忌醮蟆_z山唱殆未曾有。李詞后段云:‘霜魂苦。算猶勝、王嬙青冢真娘墓!z山雁丘詞、雙蕖怨詞,楊正卿果亦并有和作!

  現(xiàn)代教育家、詩詞曲作家吳梅《詞學通論》:“此詞即遺山首唱也。諸人和者頗多!

  現(xiàn)代教育家、詩詞曲作家吳梅《遼金元文學史》:“一往情深,含有無限悲感者也!

  現(xiàn)代詞人夏承燾《金元明清詞選》:“純是議論,詞中別體。悲雁即所以悲人。通過雁之同死,為天下癡兒女一哭。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就是本篇的主旨?膳c其另一首同調之作《詠并蒂蓮》對參。是對堅貞的愛情的頌歌。寓意深刻、所感甚大,不僅是工于用事和煉句而已!

  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兆漢《金元詞史》:“對于并蒂的荷花、殉情的孤雁,這樣的鄭重,寫得如此纏綿,顯然只有具有了深厚的思想感情的基礎才能做到。而且,從《雁丘詞》在多少年以后還加以改定看來,元好問這樣優(yōu)美的思想感情又是歷久不衰,甚至是‘老而彌篤’的。這兩篇《摸魚兒》從南宋以來,就贏得很高的評價。”

  作者簡介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自幼聰慧,有“神童”之譽。仕金官至知制誥。金亡后被囚數年,晚年重回故鄉(xiāng),隱居不仕,于家中潛心著述。元憲宗七年(1257年),元好問逝世,年六十八。元好問擅作詩、文、詞、曲,各體皆工。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擅作詩、文、詞、曲,各體皆工。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問的詞6

  太和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⑴,荒煙依舊平楚⑵。招魂楚些何嗟及⑶,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注】①當年簫鼓:漢武帝曾率百官至汾水邊巡祭,簫鼓喧天,熱鬧異常。②平楚:遠樹(遠望樹梢齊平)。楚,叢木。③些:語氣詞。何嗟及:悲嘆無濟于事。

  1.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寫出了景物什么特點?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6分)

  2.這首詞名為詠物,實在抒情。作者寫了一個什么故事?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5分)

  參考答案

  1.萬里千山寫征途之遙遠,層云暮雪狀前景之艱難。(3分)運用了對比手法,寫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一般的鶯兒燕子一樣化為黃土,從反面襯托大雁殉情的崇高。(3分)

  2.寫了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3分)這首詞譜寫了一曲凄惻動人的愛情悲歌,表達了詞人對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謳歌。(3分)

元好問的詞7

  鷓鴣天

  元好問

  候館燈昏雨送涼,小樓人靜月侵床。

  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

  金屋暖,玉爐香。

  春風都屬富家郎。

  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詞作鑒賞】

  這首詞主要是寫別情。候館是行人寄住的旅舍,昏燈涼雨是此時與他作伴的凄涼景物。小樓是居人所在的閨樓,明月照床襯托出她靜夜無侶的孤棲境況。兩者對舉,構成一種典型的傷別懷人的抒情背景,由此決定了全詞的.情調氛圍。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分別借用蘇軾《蝶戀花》和賀鑄《采桑子》詞原句,巧成對仗。在這里,多情的是人,無情的是前邊兩句所描寫的環(huán)境中的自然之物。這種蕭索的時令和孤獨的環(huán)境,最容易喚起人的離愁別緒。今夜還如昨夜長一句,看似說得無謂,卻告訴讀者兩層意思:一是受著相思的煎熬,耿耿難眠,故覺夜長;二是夜夜相思,不止一天了。

【元好問的詞】相關文章:

元好問原文及賞析12-18

經典證婚詞05-25

經典求婚詞07-12

經典證婚詞03-01

經典的祝壽詞03-09

導游歡送詞范文幽默_歡送詞導游03-06

父母證婚詞精選08-30

生日晚會詞09-05

浪漫的經典告白詞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