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推薦度:
-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推薦度:
-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四)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
當(dāng)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1
《相約星期二》這本書講述了作者與自己老師的一段故事,是他的親身經(jīng)歷,也是他的人生感悟。成為莫里老師的學(xué)生,能在多年后再次相遇,甚至,陪伴老師生命里最后的一段時光,不得不說這是上天注定的緣分。
每個星期二,米奇都會按時去莫里老師家聽授他的人生之課。因為,他最喜歡的老教授身患肌萎縮側(cè)索硬化癥。這太不幸了,簡直難以相信,米奇回想著上大學(xué)時期,白天課堂上那位熱情幽默、晚上露天舞場魅力四射的老教授,依然在眼前,那么清晰。就這樣,從談?wù)撌澜玳_始,延續(xù)到最后談?wù)摰绖e,十四個星期二。每個星期,莫里老師的身體又不如上一周,可他深愛家人、溫暖朋友、熱情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卻一直沒有變,像太陽的光芒一樣。雖然時光不多,但是不能虛度,他不甘枯竭而死,要勇敢地面對死亡。
和米奇一樣,我也很喜歡莫里老師。他從不隱瞞自己的感情,樂于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真實地感動人們的熱愛。他不修邊幅,愛說話、愛大笑,他不斷地奔放自身的幽默細胞,使周圍者體內(nèi)的被誘喚出,它們互相吸引彼此升溫。盡管在后來,他身體日漸虛弱,皮膚松垂無力,可他笑的時候仍是毫無遮攔,仿佛聽到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話。
欣賞莫里老師特立獨行的人生哲學(xué),很多都使我受益匪淺。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工作。不要讓它左右極端,要么敷衍要么疲憊。每個人的平衡點都不同,關(guān)鍵如何正確地找到它。在忙于重要的事情時,也不要使之單調(diào)乏味,要讓它們變得更有意義,才會永遠有種奮不顧身的感覺。忠誠、信任和熱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定位切實可行的.數(shù)個目標(biāo)計劃,每天認(rèn)真審核,努力修正,并堅信明天。莫里老師說:“疾病一直在敲打我的靈魂,可奪不走它。病魔可以奪去我的軀體,但無法奪去我的靈魂!彼旎ò逋nD了下,接著說:“要有同情心,要有責(zé)任感,只要我們學(xué)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很多!弊x到這里的時候,我的眼眶里也已經(jīng)盈滿了淚水……
愛吧,施愛和被愛都是幸福的。不要因為家人、朋友是理所當(dāng)然而忽略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熱愛。哪怕付出了九十九分愛,而只得到一分愛的回報。莫里老師也教會我如何珍愛生活,愛吾所愛。生命,何其短暫。要像禮花那樣啊,絢爛暗淡的夜空,自由自在地美好,無所顧忌地綻放。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2
即將離世的歲月,這些條件組合在一起,將是會產(chǎn)生多么令人神性的人生哲學(xué)和思考。另一位是曾經(jīng)的優(yōu)秀學(xué)子,如今的一位成功電視工作者,一個深陷社會各種紛擾的青年,他們兩個人在前者的最后時光重逢,既能讓老人的智慧有了個最好的方式來表達散發(fā),也使青年更懂得了人生,更是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偉大的精神財富。
語文學(xué)的不好,不能很好的來表達和過度銜接各個感悟,索性就像列公式一樣生硬而獨立但清晰地一一陳述出來把。
首先,由于讀的匆忙,并不能多么細心留意和體驗書中的哲學(xué),這本書是屬于那種要至少再讀一遍的,由于只是讀了一遍,只能算了解內(nèi)容,只有不錯的幾個感觸,那些多少讓我還能至今記得的。
第一便是莫里老人說的,現(xiàn)在的人們太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也不知道怎么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情,這一點最先讓我有感觸,我們總是在壓力感情,情緒。不論是對人的喜愛,不喜歡,或是高興,憂郁,痛苦。我們都在成長中受到禮教,倫理的約束而壓抑感情。當(dāng)我們的表情越來越麻木的時候,人們說我們開始成熟了。當(dāng)我們裝的寵辱不驚的時候,也就登峰造極了。這個方面,讓我想起來初中時候的一件事,一次考試,班里的一位女生進步很大,班主任就“狠狠的”夸了她一番,那時還設(shè)有獎項,就讓她上前去領(lǐng)獎,照平時,按照我們手的教育就是寵辱不驚,隨時要謙遜,不管心里是多么開心,多么高興,多么驕傲也不能太表現(xiàn)出來,最好要努力裝出一副無奈,不情愿,愁眉苦臉的去領(lǐng)獎,不能太囂張,最多也就是微微笑,領(lǐng)了獎回到座位上才能偷偷樂。
結(jié)果這位女生不然,很大方,很自然,很開心地走到前面,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和開心,笑的很燦爛,很自然,滿心的歡喜,內(nèi)心中的驕傲開心自然而大方的流露在她爽朗的笑聲中。很不一般,領(lǐng)完獎下去,班主任也很開心,特意的說,看這位同學(xué)多好,大家就該這樣,高興就要表現(xiàn)出來嘛,不要有太多神馬顧慮,我很喜歡這樣。估計是我們老班受夠了我們這一幫小小年紀(jì)就裝深沉的孩子,今天難得有這么一位天真無邪的,所以就此又夸了半天。還有書中寫道作者跟莫里老人到后來就經(jīng)常握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種敢于表達且喜歡表達感情的一個現(xiàn)象,這又讓我想起在高中時有一天在學(xué)校食堂,當(dāng)時上高二,偶遇一位初中同學(xué),他本來在南校區(qū),我不知道他搬到了北校區(qū),這次突然碰面,很激動,我們兩個一見面,就是不約而同的,握手。☆H有領(lǐng)導(dǎo)人會晤的風(fēng)范。這個不善于表達感情是個人現(xiàn)象,卻更是一個社會現(xiàn)象,禮數(shù)和對表達程度的把我也是個問題,其實也不是問題,因為這些情感類的舉止取決于心,以一顆純真無邪的心去擁抱任何人多不是非禮,氣場不同......
第二是感情第一,不止一次地見到哲人們說人生來不是為了物質(zhì)活的,而是為了活的情感的愉悅,比如吃飯,對吧,餓了半年喝一口玉米粥就很開心,獲得的滿足感比戴著枷鎖吃山珍海味要大得多,例子舉得不是很貼切,總之我還是比較信奉這個人們活著是為了心情愉悅的。莫里老人對金錢的不屑很明顯。金錢這個東西其實也不是人類社會不可分離的必需品,但它是個象征,我們說一個富翁腰纏萬貫,金錢滿倉,富翁很開心,哦,我們就會覺得這個富翁是個暴發(fā)戶,人品什么的都不怎么的。但是我們說,甚至是教材里學(xué),農(nóng)民陳煥生(《陳煥生進城》)自從國家改了政策,脫掉了漏斗戶的帽子,晚上躺在被窩里想想,家里糧倉里的'糧食慢慢的,院子里的牲畜也很多,心里就不覺得美滋滋的。我們看到這個就要贊揚農(nóng)民同志的辛勤簡樸,并由衷的為他感到高興。仔細想想,這就奇怪了,富翁和農(nóng)民的情況不都一樣嘛?!錢從某個角度看就是等同于糧食和牛羊。我們?yōu)槭裁磳Τ钟写罅拷疱X的人不怎么看好,對糧倉殷實,牲畜興旺的農(nóng)民就不斷稱贊呢?
這個應(yīng)該也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在歷史上錢就充當(dāng)了比較多的邪惡角色,而且也是因為金錢本身的優(yōu)點——方便攜帶和廣泛的通用性。賄,都是直接塞給對方銀票,而不會拉一大車同價的大米到對方家里,土匪搶什么?有錢肯定先搶錢,因為金錢,多少人家破人亡。所以人們對錢多沒有什么好態(tài)度。錢多了可以買很多東西,糧食不行。再想,國人的仇富心理是怎么個起源?嫉妒?會不會是和討厭與自己喜歡的女生在一起的男生一樣的心理?自己喜歡的事物得不到,比如鈔票等,就會反而會有即對那個事物的喜愛和對其擁有者的討厭的雙重心理?對金錢的討論數(shù)不勝數(shù),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不需要錢。莫里老人一點也不在乎金錢這個“細枝末節(jié)”的東西,因為他快死了,剩個幾千塊錢就夠了,他會不會因為即將去世而對金錢的不看重更加嚴(yán)重了?這個,再說吧。我們需要金錢,但絕對不能淪為它的奴隸,夠一家人幸福安康平常生活就行了,那個不是身份的象征。如果是擔(dān)心有突發(fā)情況沒錢了,或者錢不夠用,那就去買保險嘛,保險公司是這個社會的一個偉大產(chǎn)物,毀譽參半。但就這個角度想,保險還是有用的
第三,是作者的一個變化,一個不大的變化,但是足以讓人思考。作者自從在莫里老人那里聽了幾個星期后,本身作為一個電視工作者卻開始突然不喜歡曾經(jīng)愛看的娛樂八卦周邊新聞了,還有一次碰見一大群記者們扛著設(shè)備緊張而急迫的奔向以為體育明星,其中一位記者神色慌張的向前擁擠的時候不小心踢了他一腳,這位記者一邊繼續(xù)向前進攻,一遍說著對不起時,他突然產(chǎn)生了很大的厭惡之心,每個人臉上都是寫滿了爭搶,匆忙,不安和惶恐,他感到難受,我覺得作者在這時已經(jīng)變了,說高雅點,就是脫離了低級趣味,再高雅點,就是開始享受孤獨和寂寞了,這是很難的的,我們在生活著做的很多事都是為了逃避孤獨和寂寞的,比如不停的玩游戲,出現(xiàn)習(xí)得性無助,用各種無聊沒有營養(yǎng)的東西去填充內(nèi)心空虛,其實一旦停下來,更大的空虛和恐慌就會襲來,所以不敢出來,出現(xiàn)網(wǎng)癮,各種癮,大學(xué)就這樣,所以人們?yōu)榱艘?guī)避不安心理,本能地去尋求愉悅,去沉淪。因此我認(rèn)為,當(dāng)一個大學(xué)生,尤其是河工大的以為學(xué)生開始不喜歡呆在宿舍玩游戲,上網(wǎng),而是喜歡坐在自習(xí)室里,并且享受這段時光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我稱之為開始享受孤獨了,關(guān)于孤獨和寂寞是參閱了網(wǎng)上一個視頻——《復(fù)旦大學(xué)陳果老師的一堂課》,才開始有了這個概念。雖然目前仍然不能做到享受自習(xí)室,但是正在努力
沒了吧,總結(jié)一下主要的三個感悟:我們要嘗試更自然更加無拘束的去表達自己的感情;我們時為了追求感情的認(rèn)同和心情的愉悅而生活的;要學(xué);會享受孤獨。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3
曾經(jīng)在讀者上看到過這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癥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時間里,他與他的學(xué)生米奇約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然后在他過世后,學(xué)生把他的筆記整理出了一本書,就是《相約星期二》。曾想過要看看這本書,不過不久就淡忘了……
寒假有時間整理我的書柜時,因為爸爸的書和我是放在一起的,所以一眼就瞄到了爸爸以前買的書。“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映入眼簾,這句話雖然精練卻引起我的注意,記憶被回憶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既然當(dāng)初沒有看成這本書,那就趁寒假好好讀讀吧!
在書中我面對了一個很樂觀,親切,談吐幽默的`一個老人。他竟然為自己辦了一場葬禮,并且隨著每個人給他寫的詩而又哭又笑。每天他都要面對他自己的萎縮,今天到哪里,明天到哪里?這幾乎比死亡更痛苦,看著自己的身體不斷萎縮,自理能力越來越差。但是這位社會學(xué)老教授卻享受著死亡,并經(jīng)常和米奇笑談他仿佛又回到了嬰兒期,有人幫他上廁所,有人幫他擦屁股……
在不同階段都要享受著這個階段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不是年輕時浪費青春時間,老了之后才開始后悔曾經(jīng)。我欣賞莫里教授的欣然接受,他不羨慕健康人的身體,他只是努力地把這段時間過著充實,享受即使病痛中的美好的事。既然一天天都要過去,那么為什么不能利用我們能享受快樂和幸福的權(quán)利?而不是害怕并恐慌死亡,衰老的到來。
不過:“一旦你學(xué)會怎么去死,你就學(xué)會了怎么去活!边@句話好深奧的……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4
心的顫抖伴隨著《相約星期二》扉頁的翻開。而后,一句話撲面而來:“臨終前,他要給學(xué)生上最后一門課,課程名稱是人生。上了十四周,最后一堂是葬禮。他把課堂留下了。課堂越來越大,現(xiàn)在延伸到了中國。我向過路的朋友大聲招呼:來,值得進去聽聽!庇嗲镉晗壬脑捵屛业男母宇澏,而我也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咀嚼完了這本書……
這是一堂關(guān)于愛的教育課,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老莫里漸漸影響著米奇,影響著周邊的人,當(dāng)然也影響著我。愛的確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情感了,我們都要愛自己,因為這是對愛著我們的人的一種回報,通過愛自己,我們也能學(xué)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要愛家人,特殊的血緣的紐帶把我們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彼此之間會付出很多但也會有收獲,因為我們互相深愛著;我們也要愛自己的朋友,友誼讓我們知道,除了親人間的愛還有友情能讓人們真誠相待,無私奉獻;我們也要愛大自然,她給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讓我們得以世代延續(xù);我們甚至應(yīng)該愛身邊的一切,因為愛是這世界上最最偉大的力量,它超越一切語言,超越一切行為,它能使我們?nèi)祟惿畹母用篮谩K裕?用心去愛吧!當(dāng)這個世界充滿了愛,我們每個人都會被愛包裹起來!
另外,莫里面對疾病與死亡的態(tài)度也讓我良久不能釋懷?粗约旱纳眢w漸漸衰敗,主人公莫里卻以特有的樂觀和達觀,痛苦而清醒地面對,并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光作為教案,展現(xiàn)著一個人在衰老和步近死亡的過程中的樂觀,幽默、痛苦、掙扎以及坦然。這又讓我想起了很多類似的人,叢飛在身患絕癥的時候,縈繞于心的并不是他的生死,他對此同樣的豁達和坦然,他始終記掛的是他的“孩子們”;江濤也沒有被病魔壓倒,他也樂觀,他也坦然,他寫下《再給我十年》作為對病魔的抗?fàn)。他們(yōu)槭裁茨苋绱藰酚^而又坦然面對人生的最后階段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了這本書所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愛”,而他們又都是對身邊的一切如此得熱愛,這就難怪為什么他們會如此樂觀坦然了。莫里他熱愛生活,所以他不愿讓如此美好的生活在一天天的怨天尤人中虛度,因此他選擇了積極的生活下去,樂觀坦然的和絕癥進行著痛苦的`掙扎;叢飛也同樣,他深愛著他那些“孩子們”,那些雖然極度貧窮但淳樸善良的人們,對身邊一切的愛早已把他的心填滿了,又怎么能夠再裝下恨與怨呢?周濤也是如此,所以能夠笑對生死。
我們也應(yīng)該去愛,用愛來豐富我們的生活,用愛來裝填我們的心靈,用愛來使我們無畏。
然而當(dāng)我們回過頭來仔細想想自己的時候,我們卻發(fā)覺自身似乎并沒有做到上面這兩點。生活在上海這個鋼筋水泥的森林里,我們似乎越來越追求物質(zhì)的享受而淡忘了心靈的洗禮。于是,人們?yōu)榱宋镉幌ё陨,家人反目,朋友疏遠,對身邊的一切也都漠不關(guān)心。最終將會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愛會離人們漸行漸遠,而潛滋暗長的恨必將隨之鳩占鵲巢,嫉妒與仇視也將接踵而至。那么,整個社會的摸樣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讓我們的心靈充滿著愛吧。朋友,請大膽得愛下去,盡可以把將來想得美好些!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5
這里講的是一個非常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xué)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cè)索硬化,一年以后不幸去世了。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惡病纏身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門陪伴著老師,聆聽他最后的教導(dǎo),并在他死后將老師的教導(dǎo)匯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矚目的文集,冠名《相約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還著寫了一本在全球熱銷已達五百萬冊的小說《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對于他來說,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jīng)歷則是另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不僅震撼著作者,也憑借著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nèi)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yè)的奇跡。
讀這本書之前,在自己的心里也斗爭了很久。畢竟因為書的封套上那么鄭重其事地寫道“作家余秋雨推薦”,于是,很怕這本書會像余先生的書一樣,讓人深感是那樣的正經(jīng),那樣的正襟危坐。還好,對于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關(guān)生命、死亡的書,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總會有吸引人的地方,總會讓我明白到人生的意義,總會讓我深感其所表達的內(nèi)涵之處。
一位身患絕癥纏綿病榻的老教授,面對死亡,他會想到些什么?這也正是真本書吸引人以及耐人尋味的地方。而在書中,他并不是那種與死神抗?fàn)幍亩肥,他只是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訴我們,競爭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只有一個,那么就做第二又怎樣?他覺得如若悲傷襲來,無須退避三舍,而恰恰應(yīng)該盡情體會個中滋味,細細品嘗后再棄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脫……也許這些并不太新鮮,甚至不太“與時俱進”,可是讀完整本書后,你才會理解,其實他重新審視的是人們公認(rèn)的從不多加思考的標(biāo)準(zhǔn),而我們?nèi)匀辉谶@樣的標(biāo)準(zhǔn)下,渾渾噩噩地斗志昂揚地生活著。作者米奇一直與教授相伴,聆聽他的內(nèi)心,也思索著自己的生活,所以,書中還有他的瑣憶和隨想。
讀這樣的書,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想起角落里那落滿灰塵的畫筆,想起很長時間沒打電話聯(lián)絡(luò)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陽光下從容地坐一會兒瞇一瞇眼睛,想離開現(xiàn)在固定、緊張、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不過,合上書,就像關(guān)閉了一扇窗,日子還是一樣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說“當(dāng)你學(xué)會了怎樣死,你也就學(xué)會了怎樣活!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是非一定要做到某種所謂的程度才是我們?nèi)松^的追求,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體味人生,難道就不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嗎?看完這本書,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我們將會得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起“相約星期二”吧。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6
《相約星期二》這一書名在眾多推薦書目中引起了我的注意,帶著些許輕松的氣味。于是也沒多了解便從網(wǎng)上購買回來了。拿到書,題目下還有一行小字: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于是便猜想應(yīng)該是一個老人與一個年輕人相約每個星期二探討人生這一話題吧。帶著這樣的猜想打開書頁,簡介讓我更進一步了解到這是怎樣一個老人,帶著怎樣的狀態(tài)怎樣講述著人生這堂課。而余秋雨先生娓娓道來的序言讓我又多了層感動。人生不是用來研究的課題,而是每個人活出的精彩,無法炮制,無法重來。莫里·施瓦茨,一個社會學(xué)教授,一生奉獻于教育,在與世長辭前不忘傾其所有,與自己曾經(jīng)的得意門生,也就是本書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探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多個話題。學(xué)生將其整理成文,也給我們讀書人上了一課。
這堂課每個星期二上,吃了早餐后就開始,課的內(nèi)容是討論生活的意義,是用老人的親身經(jīng)歷來教授的。老人遭受著病痛的折磨,生活一日日無法自理,為何還要接受電臺采訪,還要每個星期二和學(xué)生探討這些話題?我在書中讀到這樣一段文字:老人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問自己:“我就這樣枯竭下去直到消亡?還是不虛度剩下的時光?”他的決定是要把死亡作為他最后的一門課程,作為他生活的主要課題。他可以讓別人去研究,可以成為一本人的教科書。老人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但他的腦子卻仍活躍地思維,他要證明一件事:來日無多和毫無價值不是同義詞。帶著一絲傷感,多了一份好奇與期待,我繼續(xù)往下讀,去聆聽這位老人的教授。
幾乎是一氣呵成地讀完了這本書,我的腦中充盈著兩個詞:愛和坦然。愛貫穿著老人的一生,他說:“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于愛,獻身于你周圍的群體,去創(chuàng)造一種能給你目標(biāo)和意義的價值觀。人生最重要的是學(xué)會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老人患病前制定了一個名叫綠屋的計劃,為貧困的人們提供心理治療。他博覽群書為他的課尋找新的思想內(nèi)容。他走訪同事們,與畢業(yè)的學(xué)生們保持聯(lián)系,給遠方的朋友寫信。他情愿花時間去想想口福和賞玩自然,而從不浪費在電視喜劇或周末電影上。他建立了一種人類活動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愛護——這一模式充實著他的生活。這更是他施愛于人的表現(xiàn)。而病后,他也毫不避諱地接受他人的關(guān)愛。老人對愛的理解和詮釋,對生活的珍惜和和時間的利用,讓我備受感染。而他對于死亡前的那份坦然,更讓我汗顏。他欣然的接受生老病死,誰都必須經(jīng)歷這一關(guān),那你是選擇在病痛折磨中慢慢死去還是抓住最后的尾巴再精彩一回呢?老人選擇了后者,他到最后一刻還要去奉獻出一份力,去啟發(fā)身體健康而內(nèi)心迷茫的人們。莫里說:“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dān)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么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么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與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jié)論。他認(rèn)為:“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傆X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彼^續(xù)說到:“只是當(dāng)你還健康的時候,你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當(dāng)我應(yīng)該是個孩子時,我樂于做個孩子;當(dāng)我應(yīng)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于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quán)力。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xiàn)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環(huán)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huán)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jīng)在不遠處等著你,就算病痛已經(jīng)纏上了你,你都有權(quán)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余生。
讀完這本書,不再是看題目時的輕松了,而是覺得在輕松的同時還要加上一份沉重些的思考。輕松的是要學(xué)老人面對人生的態(tài)度,坦然的接受順境或逆境,生老病死。沉重的是這樣一位老人慢慢離開了我們的視線,沉重的是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去看待死亡,去看待人生的一次次的抉擇。如何才能像老人一樣活出那份豁達,也無私地去奉獻一生。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7
《相約星期二》講的是一位患有重病的老人,同時也是一位執(zhí)掌教壇一輩子的大學(xué)教授,在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歲月中,不是在感慨命運不幸,不是在惋惜自己的一生,而是思考人生,將自己的感悟以每星期二相約的形式,講給一位曾經(jīng)教授過的學(xué)生,那里沒有繁瑣的公式,有的只是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對人性的解剖……
老人的情況一天天變遭,但他仍然關(guān)注外界,他會為遠在他國的難民的困難而憂慮,而傷心落淚,那時他不是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而是一位有憐憫之心的老者;他從不自怨自艾,他會因為由于他的開導(dǎo)使他人舒展眉頭而快樂,從而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他愛他的家人,愛他的朋友,愛他身邊的所有人,當(dāng)大家都陰沉著臉給他舉行葬禮時,他會說:到時不要燒過頭了哦。他就是這么一位樂觀,豁達,超脫的老人。我認(rèn)為的超脫是游離于生活之外,超然脫俗的感覺,其實呢,不然,是經(jīng)歷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后看淡所謂的挫折,困難,有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怡然心境。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還沒來得及反應(yīng),它已經(jīng)從身邊悄然而逝。有時老是感慨:時間都去哪了?時間從指間溜走,從發(fā)絲間飛過,增加了我們的年輪,親吻了我們的臉頰,觸碰了我們的額頭,豐富了我們的思想……有時總是回憶那美好的青蔥歲月,不想讓時間在臉上留下痕跡,可是在回憶的過程中時間已飛馳而過,要做的是珍惜當(dāng)下,關(guān)愛親人。過去的已經(jīng)成為歷史,未來還未出現(xiàn),唯有今天掌握在手中,是上天的恩賜……
在未來的道路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保持花開靜好的心境,追求樂觀、開朗、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學(xué)習(xí)愛和對生活的不懈追求。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相約星期二》讀書筆記04-30
與生活講和-讀完《相約星期二》后感05-06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1-21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04-08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28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29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03-15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10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4-29
暑假《相約星期二》讀后感10-15